鹽水歷史小檔案
鹽水清朝時期
◎ 明代的開墾
濱臨潟湖的鹽水地區,漢人未來到前是平埔族人活動的地區。明天啟元年(1621),鄭芝龍、顏思齊據臺時,大陸移民相繼到鹽水定居墾 ,因聚落形狀有如隆起的大龜肉,因此,鹽水最早稱為「大龜肉庄」。明永曆16 年(1662)鄭成功為反清復明,安排其部將何積善及范文章率軍隊及眷屬到鹽水墾殖,開拓鹽水港附近地區。
◎ 清代康熙元年(西元1662年)
鹽水屬南部臺灣最早開墾拓殖的市鎮之一,根據現有論述的推斷,本鎮現屬舊營里和後宅里一帶在康熙元年(明永曆16年,西元1662年)即由鄭成功部將泉州人何積善及范文章開始墾殖,後來採為庄名,及「舊營」地圖位置。本地當時又有「大龜肉」之名(或曰「大奎壁」) ,屬天興縣。而後鄭氏參軍陳永華次子陳漢光率泉州140餘戶約600人移民至此,居住在釋(粟)仔寺一帶(約今朝琴路牛墟附近)地圖位置,墾地務農,漸成聚落,清朝廷此時亦在此設立「大龜肉庄」,隸屬天興府管轄;而後更與大陸泉州、廈門等地進行貿易,一時成為興安平、鹿港並列的南臺灣水路交通要地。
圖片說明:清康熙年間鹽水為鄭城功部屬移民開墾處
清領時期,在康熙23年(西元1684年)劃臺灣為一府三縣時,及至雍正元年(西元1723年)時,鹽水隸屬嘉義縣,時有「井水港莊」、「大龜璧莊」兩庄;
圖片說明:現今鹽水則位於清康熙地圖「大龜璧莊」之鹹水港處地圖位置(上圖紅色區域);鹽水旁之汫水里為井水港處地圖位置(上圖藍色區域),當時皆為海邊港口。
圖片說明:因臨倒風內海,鹽水港(紅色區域)內有鹹水而得名,相對上游有一汫水港(藍色區域)意指淡水之意。
圖片說明:因臨倒風內海,鹽水港(紅色區域)內有鹹水而得名,相對上游有一汫水港(藍色區域)意指淡水之意。
鹽水在清領期間的建置大概以通商與軍防兩大功能為主。雍正7年(1729) 更定疆域,「鹽水港堡」指的是鹽水轄區以北,八掌溪出口處稱「汫水港」,「 汫水港街」為其市街,海汊處稍南稱「鹽水港」,其市街稱「大奎壁」。鹽水港因處水路糧道,在雍正時期已是大市鎮;加上乾隆期間由於倒風內海為急水溪地圖位置和八掌溪地圖位置帶來大量砂石淤填,變成河洲浮埔,住民乃擴墾新生地為田寮地圖位置、大埔地圖位置、飯店地圖位置、麻油子寮地圖位置等地,規模更見擴大;迄乾隆二十七年(西元1762年)由員生翁雲寬倡建的鐵線橋築成後地圖位置,更成南北通衢。
圖片說明:鹹水港處地圖位置(上圖紅色區域);井水港處地圖位置(上圖藍色區域)。
圖片說明:鹹水港處地圖位置(上圖紅色區域);井水港處地圖位置(上圖藍色區域)。
圖片說明:至光緒14年(西元1888年)土地丈量時,仍名「鹽水港堡」,堡內有三十四庄,這轄區範圍應該比現今鹽水鎮大。鹽水港口因大量砂石淤積導致內陸化,鹽水內港(現今月津港)可通八掌溪與急水溪進出海口。在17、18世紀倒風內海地形,在清朝時期鹽水不僅是貿易港,也是重要的軍事要地,巿街已闢建東西南北四城門,港邊建有護庇宮主祀媽祖。倒風內海淤積後,使得鹽水月津港沒落,還導致地方水患連連,瘟疫、疾病接踵而來,倒風內海故事呈現了三、四百年前繁榮及歷史地方。
鹽水鎮起源 :
清嘉慶、道光期間,大約是鹽水最盛時期 ,因治安不佳,故鹽水市街(鹽水鎮)四圍築有城垣 ,有磚城和泥城兩種,並設有東西南北門,城外環有水濠。
據聞當時倚港口的藏興街(現已不存)最繁榮。
此時, 鹽水因有通船之便,市集漸次形成,往來諸羅與府城間,鹽水是必經之地,又是 貨物轉運站,人口逐漸往鹽水聚集,而北方的八掌溪與南方急水溪沖刷而成的三角地帶,狀似新月,使鹽水又有「月津」、「月港」之稱,也因而有「一府、二鹿 、三艋舺、四月津」的俗話流傳下來。
《諸羅縣志》中記載:「鹹水港-海汊郡治往笨港大街,有橋,商船輳集, 載五穀貨物。港水入至下加冬仔止。支分於北為汫水港海汊,有竹筏渡,小杉板 划到此載五穀,港水至上帝廟邊上」。另外在《重修臺灣府志》中也曾提及「鹽水港街,在大奎壁,為大市鎮」,所以從這可得知鹽水當時的熱鬧與繁榮。
清道光末期,倒風內海為急水溪和八掌溪帶泥砂填積,海岸線逐漸東移,鹽水不再臨海,海港功能逐告喪失。
清光緒11年(西元1885年)七、八月,本地瘟疫猖行,死亡人數眾多,加上急水溪又在此間泛濫,港口再度淤塞,鹽水港更趨衰弱。
清光緒13年(西元1887年) ,臺灣由福建分省,分設臺北、臺灣、臺南三府,鹽水港屬臺南府嘉義縣所轄。清光緒21年(西元1895年) ,臺灣割予日本統治,本地建置乃進入另一個行政區劃範圍。
以上資料來源中央研究院、鹽水區圖書館《鹽水鎮誌》,由鹽水小鎮漫遊網整合Google Map彙編而成。